专访康得新集团董事长钟玉:裸眼3D是下一轮风口

  本报记者綦宇北京报道

  《中国制造业:景气2017》系列报道之高端访谈

  “在我看来,裸眼3D一定是人类的未来。”钟玉肯定地告诉记者,“就像从照片到电影,从黑白到彩色,我们欣赏的内容越来越贴近我们生活本来的面貌,这属于人类的生理本能,所以符合这个法则的裸眼3D一定是人类需求的未来。”

  8月2日下午,康得新(002450.SZ)发布了2017半年度业绩快报。公告中,公司各项财务数据表现亮眼,领跑材料行业上市公司。其中,公司营业利润、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0.44%、39.04%、35.46%。

  作为一家以美国3M公司为标杆的中国企业,康得新近年来以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为核心,逐步探索出了材料应用总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商务模式,同时,进军3D裸眼显示和碳材料行业,保持在未来材料领域的话语权。

  但是,对于一家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制造商而言,无论是3D裸眼显示行业还是碳材料行业都算是相对“陌生”的领域,前者更注重C端的用户体验和市场开拓,而后者技术含量极高,国内尚未有成功的先行者。

  近日,康得新集团董事长钟玉在北京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独家专访,对上述两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,以及康得新的“战术打法”,向记者进行了全面的阐释。

  “风口”上的裸眼3D

  3D裸眼显示及视频对于行业来说并不陌生,早在2009年电影《阿凡达》上映之后,国内就掀起了一波的“3D”高潮,所谓的3D电视相继上市,但不久后,由于用户习惯培养不到位,以及内容匮乏,这些依靠3D概念兴起的公司纷纷沉匿。

  再到近年来VR、AR和全息影像技术的兴起,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当时3D效果带来的震撼,关于未来人类会用什么方式欣赏内容也成为了行业争议的焦点。

  “在我看来,裸眼3D一定是人类的未来,”钟玉肯定地告诉记者,“就像从照片到电影,从黑白到彩色,我们欣赏的内容越来越贴近我们生活本来的面貌,这属于人类的生理本能,所以符合这个法则的裸眼3D一定是人类需求的未来。”

  在这一领域,从2011年开始康得新就已经布局,7月底于上海进行的ChinaJoy展会上,他们发布了搭载K2技术的硬件产品,使得搭载这一技术的手机和电视实现了广视角3D裸眼游戏体验。

  “从技术上,我们收购了飞利浦在3D裸眼方面的600多项技术专利,他们在这项技术上耕耘了20多年,是行业的领先者,”他说,“同时我们也收购了飞利浦旗下的一家公司,可以说在显示技术上,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的领导者。”

  但康得新在这一领域并不满足于仅仅是一家技术提供方,他们希望打造成一个全面的3D生态。

  “我们之前收购了一家视频内容和播放软件的制作公司,和国网东方合作成立了一个3D内容的打造平台,”钟玉告诉笔者,“2D转3D的技术我们已经准备好,即便是直播也可以做到延迟5分钟的3D转换信号。但想要推动一项显示技术形成全球替代是很困难的事情,必须要找到合作方,仅靠我们一家是做不到的。”

  他向笔者解释,康得新过去在市场推广上的思路是找单一的终端厂,但推动起来非常困难,而一些国际大厂在面对这种新技术的时候相对谨慎。“只有通过一个生态的平台和终端的集群才能成功,并且需要寻找到一个爆点。”他说。

  而这个爆点,就是游戏。

  5月份,康得新与京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联手腾讯作为内容提供方,并联合一二十家终端制造商形成集群,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市场推广。“3C产品的销售量在不断下滑,能够形成大规模替代的风口就是裸眼3D,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国际一线厂商也将生产搭载我们技术的产品。”他说。

  目前大热的《王者荣耀》、《英雄联盟》等游戏的3D转化已经完成,并在7月底的ChinaJoy上向玩家提供试玩,未来腾讯旗下的数百款游戏还将转制成3D版本,向购买了相关硬件的玩家提供。

  “运营商、渠道商、硬件商和内容商都需要新一代产品的爆发,为未来提供持续的增长潜力,裸眼3D就是下一轮的风口。”钟玉说。

  发力高端碳材料制造

  作为高强度低重量的新材料,碳纤维在近几年成为非常多品类工业所选择的下一代材料,但是,由于起步较晚,中国目前在相关领域做出成绩的企业并不多。

  “今年7月,我在陪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私人宴会时,向总理汇报,中安信(康得集团子公司)实现了在碳纤维行业40年的跨越,从T700-T1100标号的碳纤维均可实现工业级量产。”钟玉告诉记者。

  他向记者介绍,目前中安信正在河北廊坊建立碳纤维产业园,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5100吨/年,首期第一条生产线已经成功投产,产能达到1700吨/年,成品率高达97.5%。“这是目前全球最大、最先进的碳纤维生产线。”

  与裸眼3D技术不同,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在相关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和实力,两个国家的公司也是目前世界最主要的碳纤维提供商。而在这一领域,康得新希望做到的就是应用研发上的开拓。

  “我们在碳纤维方面的成功,就是依靠这一套商业模式。”钟玉说。“从材料端不断延伸到材料应用的总体解决方案,从设计到应用全方位服务客户,这样我们的竞争力就会超过市场同行。”

  他告诉记者,在康得集团整合宝马旗下的一家设计公司后,就成为了中国唯一的一个有批量化汽车碳纤维部件设计经验的公司,完成碳材料到复合材料的应用设计,“目前有30多家车企委托我们进行设计和生产。”钟玉说。

  今年5月份,北汽公司的相关人士曾向外界表示,未来汽车发展的两大颠覆性技术,一个是自动驾驶,另一个就是碳纤维。作为汽车轻量化的抓手,拥有更高强度和更轻质量的碳纤维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核心材料。

  但目前这一材料广泛应用面临的最大问题,是高昂的成本。“我们的目标,是到2020年碳纤维车体成本将降至和全铝车体的成本等同,”钟玉说,“如果实现这个目标,标志着我们会在未来的中国汽车材料市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。”

  采访实录

  《21世纪》:作为高技术材料的制造商,康得新的未来业务结构是怎样的?

  钟玉:第一个板块还是聚焦高分子材料,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,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化工材料最大的制造国,但这里头有个分类:在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我们的国产化率只有60%,而在十三五期间,国家希望再提升10%国产化的替代率,用市场规模来算足有12万亿之巨,我们还会持续。

  第二个方面是碳纤维,碳纤维实际上也是高分子材料的一个种类,但碳纤维这个板块太大了,我们会持续在技术提升、成本降低和规模上进行投入,并且进行全国布局。我们计划在未来的7到8年实现产能的飞速提升,建设五到六家工厂,产能扩展到6.6万吨,成为全球第一。

  同时还有一个,是航空复合材料。我们正在推动于上海建立我们的航空复合材料制造厂,推动相关材料的国产化进程。

  《21世纪》:康得新计划通过什么手段实现上述业务板块的布局?

  钟玉:首先就是通过整合、技术提升和产业化。例如在张家港,由当地政府准备了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,准备我们的产业落地。我认为,未来的产业可能会通过全球整合、合作研发。

  同时,我们将会采用轻资产的模式去运作项目,引导当地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与我们合作,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,通过轻资产而不是巨额负债的方式走向未来。

  《21世纪》:康得新有没有考虑继续在海外寻找合适的收购标的,进行中外的产业整合?

  钟玉:这个是肯定的,我们还是会着重于境外的高分子材料企业。十三五国家有一个战略规划写得很好,就是说我们在注重引进来的同时要更走出去,通过走出去投资并购国外优良的企业和资产,反哺产业发展。

  我们去收国外的先进高分子材料,效益很好的先进高分子材料,技术很好的企业,品牌渠道也很好,收来以后在中国进行产业化。这样的话,它既分享了中国巨大的市场,同时我们也跟它一起共同分享全球市场,更重要的是我们利用技术带动了中国产业的迅速提升。

  康得新的成功,要说一个最重要的能力是整合能力,我们这些年靠整合来的,例如碳纤维,3年前相关方面的技术还是零,现在我们一步登天,全球领先,我们依靠整合可以快速获得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化生产能力。

  当然,我们也会非常谨慎,必须要把这个企业的技术的领先性、品牌的影响力、渠道,以及它的文化整合的方案都想清楚,而且,还需要一个合适的价格才行。